2025-10-12 03:26 点击次数:114
2025年9月3日,一个寻常却不平凡的日子。这一天,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。也是在这一天,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(以下简称“皖北总院”)导管室内正上演着一场与时间赛跑、用科技守护生命的动人战役,而这场战役的主角,是一位100岁的抗战老兵刘爷爷(化名)。
前段时间,一向精神尚可的刘爷爷,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,开始出现咳嗽、咳痰,并伴有胸闷、气喘。起初症状轻微,家人以为只是寻常的老年不适。但病情进展迅猛,刘爷爷开始出现咳嗽加剧,食欲明显减退的情况,身体状态急转直下。家人意识到情况不妙,立即将他送至皖北总院急诊。
入院初步诊断为“肺部感染”,但随后的一系列检查,揭开了更深层、更凶险的健康危机。刘爷爷的既往病史复杂且严重:长达10多年的高血压、多年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室性早搏、脑梗死病史、半年前的甲状腺功能减退(甲减)、多年的双膝关节关节炎以及慢性支气管炎,此外还有青光眼手术史,左眼已失明。
而入院后的一次动态心电图,让接诊医生更警惕起来。结果显示:平均心率仅47次/分,最慢心率出现在凌晨,低至危险的26次/分;心脏停搏(长于2.0秒)次数超过2400次,最长一次停搏竟达3.13秒!
展开剩余67%极度缓慢的心室率、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(伴成对、二联律等危险形态)、混合性一度及二度房室传导阻滞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、显著的长RR间期。这意味着,这位百岁老兵的心脏已经极度疲惫,随时可能停止跳动。
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,接诊医生迅速邀请心律失常一病区王其海主任进行会诊。
“必须立即行起搏器植入术!”王主任在会诊后给出了明确而紧迫的建议。面对百岁超高龄、基础疾病众多的患者,手术风险不言而喻——麻醉耐受、术中意外、术后感染,任何一环都可能致命。然而,若不进行手术干预,频繁的长心脏停搏无异于在悬崖边行走,心脏骤停的风险时刻存在。
在与刘爷爷的家人进行了深入、坦诚的沟通后,家属们给予了医疗团队最大的信任和支持。最终,团队决定迎难而上,为英雄的生命搏一次机会。
在皖北总院导管室内,手术紧张而有序地进行。刘爷爷取平卧位,常规消毒铺巾,一切流程规范、严谨。王主任在团队成员默契配合下,操作精准,成功将永久性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到位,并稳妥放入预先制作的囊袋中。随后逐层缝合伤口,以无菌纱布覆盖,并用盐袋加压包扎,防止出血。整个过程流畅顺利,术后刘爷爷生命体征平稳,安返病房,这场为百岁老人进行的生命护航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。
经过术后精心治疗和护理,刘爷爷康复情况良好,已顺利出院。近日,家人用轮椅推着精神矍铄的刘爷爷再次来到皖北医院,他将一面饱含深情的锦旗郑重送到王主任手中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刘爷爷的成功救治,不仅是其个人生命历程的重大转折,更是皖北总院在高龄、超高危心脏病患者诊疗领域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。它生动诠释了:即使面对接近人类生理极限的超高龄患者,现代医学凭借日臻成熟的技术、多学科协作的智慧以及勇于担当的医者仁心,依然能够创造生命奇迹,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,延续宝贵的生命之光。
THE END
免责声明:本文仅作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,且不提供诊疗建议,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。如有相关疾病,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谨遵医嘱。
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发布于:安徽省上一篇:广厦男篮出征亚冠,三外援领衔练兵,能否创造历史突破?_比赛_球员_1
下一篇:没有了